王楚欽打趣讓馬龍珍惜采訪機會
導讀:11月14日晚,粵港澳大灣區全運會乒乓球男團小組賽的第一場較量,北京隊3-0輕取河南隊的結果不算意外,但賽后采訪區的一段小互動,倒比比賽本身更讓球迷覺得“有內味兒”。 作為北
11月14日晚,粵港澳大灣區全運會乒乓球男團小組賽的第一場較量,北京隊3-0輕取河南隊的結果不算意外,但賽后采訪區的一段小互動,倒比比賽本身更讓球迷覺得“有內味兒”。
作為北京隊的“老大哥”,馬龍今晚搭檔小將黃友政出戰男雙,3-1擊敗牛冠凱/夏易正的表現穩扎穩打——可等他剛站到話筒前,身邊的王楚欽先“拆臺”了:“龍隊,珍惜記者問你的機會啊!”一句話把在場的人都逗樂了,連馬龍自己都忍不住笑出了褶子。
面對“調侃”,馬龍沒接話茬,反而順著往下“自黑”:“我可沒帶他們打,是黃友政和大頭(王楚欽)帶著我。”說到這兒,他指了指身邊的年輕隊員,語氣里全是認真:“今天黃友政的銜接球處理得比我好,大頭的單打節奏也比我快——競技體育沒有‘誰帶誰’,只看誰更拼。”
談及自己的狀態,馬龍倒收起了玩笑:“很久沒打這種大賽了,上場前還是有點緊——哪怕打了一輩子比賽,面對全運會的關注度,還是會有點慌。”但話鋒一轉,他又夸起了隊里的年輕人:“他們能站在這里,都是自己練出來的。你看黃友政今天的正手進攻,那股勁兒,比我年輕時候還沖。”
這段采訪一放出來,球迷的留言里一半是“笑到拍腿”,一半是“有點心疼”:有人盯著馬龍的鼻音追問“龍隊感冒還沒好?要多喝熱水啊”;有人對著“珍惜采訪機會”這句話感慨“以前總覺得龍隊的采訪‘套路’,現在才發現——能聽到他說話,本身就是幸運”;還有人翻出老照片對比“十年前他說‘向老隊員學習’,十年后說‘年輕人帶帶我’,沒變的是那份清醒”。
其實對球迷來說,比賽的勝負有時候不是最重要的——重要的是能看到熟悉的人,還保持著熟悉的樣子:王楚欽還是那個愛“懟”隊長的“大頭”,馬龍還是那個把“謙虛”刻進骨子里的“龍隊”,而乒乓球場上的傳承,從來都不是“誰帶著誰”,是一群人朝著同一個方向,慢慢往前走。
就像馬龍說的:“我們不是‘師徒’,是一起打球的人。”這句話里沒有煽情,卻藏著最實在的溫度——畢竟,最好的傳承,從來都是互相成就。